查看原文
其他

西方都支持以色列?法国有话说丨北京观察

丁舒航 直新闻 2023-11-18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巴以冲突的“蝴蝶效应”席卷了欧洲各国,不仅在多地掀起“反犹浪潮”,还使不少欧洲国家陷入“道德困境”,此外,冲突的升级可能会影响欧洲的能源供应。欧盟内部的分歧开始显现,各国对以色列政府的态度逐渐转变。其中,法国率先站出来,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11月9日召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会议”。




马克龙宣布召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会议”
外交部:中方特使将出席




据悉,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在出席布列塔尼大区活动时证实,法国将在11月9日主办国际“人道主义会议”,以协调对加沙地带平民的援助安排。埃及、约旦和波斯湾国家等主要地区利益攸关方,以及西方、欧洲大国和G20成员将受邀参加,俄罗斯除外。联合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际机构,以及在加沙运作的非政府组织也将出席。



事实上巴以矛盾的延伸,在法国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分析认为这也是法国方面在巴以问题上积极斡旋的根本原因。据统计,目前有约60万犹太人生活在法国,组成了全欧洲最大的犹太人社群;另一方面,法国也有着庞大的穆斯林群体,据估计数量在500万到600万左右。因此,这背后不仅仅是巴以双方之间的问题,更牵扯到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族群之间的长期纠葛。据法国内政部统计,在冲突爆发后的五天之间,全国范围内共统计到100多起反犹主义言论和行为。


法国外长曾于5日访问卡塔尔和沙特,讨论巴以问题及地区局势,呼吁立即释放所有人质。法外交部发表新闻公报称,位于加沙的法国文化中心遭到以色列炮弹袭击,遇袭时文化中心内没有工作人员或法侨民,但法外交部要求以政府立即以“合适的方式”对炮击行为作出解释。


综合法媒报道,民调机构Elabe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对法国恐怖主义威胁表示“担心”,四成法国人认为恐怖威胁为“内源性”,即来自国内。近半数受访者不相信政府有能力应对2024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恐怖主义威胁挑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分析称,法国召开这次会议体现了其在外交上秉持一种更加战略自主的立场,同时也是对它过去在巴以冲突上过于偏袒以色列的立场的修正。“巴以冲突以来,法国以及欧洲受到的极端伊斯兰和反犹主义造成的社会安全威胁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在外交上不能再有一种激进的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以免社会出现更大的反弹,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在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法国召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会议”的消息也引发关注,有媒体问及中方是否派代表出席。对此发言人汪文斌应询介绍称,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将出席11月9日在法国举行的支援加沙平民国际人道主义会议,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尽快停火止战,保护平民提供人道救援,落实“两国方案”作出不懈努力。




欧洲各国不再一致站队以色列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铁杆盟友”,在前期巴以冲突上联同欧洲各国支持以色列,不过近期各国态度有所变化。根据非政府组织“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项目”(ACLED)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从10月7日至27日的21天内,全球各地发生了大约4200起与之相关的示威抗议活动,占同期全球所有抗议活动总数的38%。



据半岛电视台获得的联名信,超过800名欧盟工作人员和外交官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致信,批评她对以色列“不加控制”的支持。爱尔兰总理利奥·瓦拉德卡11月3日称,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开展的行动类似于“报复”。这也是迄今为止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对以色列提出的最强烈批评之一。西班牙社会权利部长乌尔特加要求西班牙政府中断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以抗议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她呼吁西班牙政府在欧盟发起讨论,对实施“种族灭绝”的相关方进行经济制裁。


 

就在本月7日至8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G7国家和欧盟的最高外交官员在日本东京举行峰会,讨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爆发的新一轮冲突。不过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托马·戈马特直言:“欧洲人(在巴以问题上)是分裂的,这种分裂在G7内部也显而易见。”官员们也表示,就以色列的自卫权、加沙的平民伤亡以及呼吁暂时停止战斗等具体措辞达成一致将很困难。


经济方面,巴以冲突也对欧洲产生重创,高盛欧洲经济分析师Katya Vashkinskaya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持续的冲突将使全球区域性贸易减少,金融状况收紧,能源价格上涨,这对欧洲经济来说尤为不利。她指出,虽然欧元区向以色列及其邻国的出口贸易仅占GDP比重的0.4%,英国的依赖性更低,但紧张局势可能通过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向欧洲传导压力。“自巴以爆发冲突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加剧,布伦特原油和欧洲天然气价格最高涨幅分别达到9%和34%。”


根据高盛的测算,若石油供应受到严重冲击的话,油价可能会上涨5-20%。而油价上涨10%通常会在一年后使欧元区实际GDP下降约0.2%,并使消费者价格上涨近0.3个百分点。英国也将出现与欧元区相类似的滞后效应。


董一凡认为,巴以问题造成了整个中东地缘局势的动荡,包括为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资源、大宗商品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而对于在能源方面深深依赖外部环境的欧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目前有部分欧洲国家想在巴以冲突上发挥正向作用,但它的能量是有限的,一方面欧洲自身有很大一部分亲美势力仍然在推动欧盟政策往亲以色列的方向前行,另一方面,欧洲现在的外交与安全职能并非掌握在欧盟手里,各个成员国在包括巴以冲突上的各种外交事物上分歧也很大,这也导致欧洲在巴以冲突上难以发挥积极性。”



作者丨丁舒航,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赖晨璐,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邱雅彤,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